|移动版
手机看车
应用工具
选车
图片 对比 点评 车型 排行
购车
报价 行情 经销商 二手车 计算器
资讯
新闻 新车 导购 专题 评测 养车
视频
原创 车展 试驾
首页>汽车大全>日产>日产问答 >日产IDS问答 >

日产IDS怎么样专家点评

日产 日产(进口)-日产IDS
日产IDS怎么样专家点评
1068048202018-12-04提问|4个回答|口碑
最佳答案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他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它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的不同之处便在于,IDS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IDS最早出现在1980年4月。 1980年代中期,IDS逐渐发展成为入侵检测专家系统(IDES)。 1990年,IDS分化为基于网络的IDS和基于主机的IDS。后又出现分布式IDS。目前,IDS发展迅速,已有人宣称IDS可以完全取代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异常检测方法在异常入侵检测系统中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基于贝叶斯推理检测法:是通过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测量变量值,推理判断系统是否发生入侵事件。基于特征选择检测法:指从一组度量中挑选出能检测入侵的度量,用它来对入侵行为进行预测或分类。基于贝叶斯网络检测法:用图形方式表示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指定的与邻接节点相关一个小的概率集来计算随机变量的联接概率分布。按给定全部节点组合,所有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和非根节点概率构成这个集。贝叶斯网络是一个有向图,弧表示父、子结点之间的依赖关系。当随机变量的值变为已知时,就允许将它吸收为证据,为其他的剩余随机变量条件值判断提供计算框架。  基于模式预测的检测法:事件序列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遵循某种可辨别的模式是基于模式预测的异常检测法的假设条件,其特点是事件序列及相互联系被考虑到了,只关心少数相关安全事件是该检测法的最大优点。   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法:是根据用户对象的活动为每个用户都建立一个特征轮廓表,通过对当前特征与以前已经建立的特征进行比较,来判断当前行为的异常性。用户特征轮廓表要根据审计记录情况不断更新,其保护去多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值要根据经验值或一段时间内的统计而得到。   基于机器学习检测法:是根据离散数据临时序列学习获得网络、系统和个体的行为特征,并提出了一个实例学习法IBL,IBL是基于相似度,该方法通过新的序列相似度计算将原始数据(如离散事件流和无序的记录)转化成可度量的空间。然后,应用IBL学习技术和一种新的基于序列的分类方法,发现异常类型事件,从而检测入侵行为。其中,成员分类的概率由阈值的选取来决定。  数据挖掘检测法:数据挖掘的目的是要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网络中会有大量的审计记录存在,审计记录大多都是以文件形式存放的。如果靠手工方法来发现记录中的异常现象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中,可以从审计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然后用这些知识区检测异常入侵和已知的入侵。采用的方法有KDD算法,其优点是善于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与数据关联分析的能力,但是实时性较差。  基于应用模式的异常检测法:该方法是根据服务请求类型、服务请求长度、服务请求包大小分布计算网络服务的异常值。通过实时计算的异常值和所训练的阈值比较,从而发现异常行为。   基于文本分类的异常检测法:该方法是将系统产生的进程调用集合转换为“文档”。利用K邻聚类文本分类算法,计算文档的相似性。误用检测方法误用入侵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模式匹配法:是常常被用于入侵检测技术中。它是通过把收集到的信息与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中的已知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进行发现。模式匹配法可以显著地减少系统负担,有较高的检测率和准确率。   专家系统法:这个方法的思想是把安全专家的知识表示成规则知识库,再用推理算法检测入侵。主要是针对有特征的入侵行为。   基于状态转移分析的检测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攻击看成一个连续的、分步骤的并且各个步骤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的过程。在网络中发生入侵时及时阻断入侵行为,防止可能还会进一步发生的类似攻击行为。在状态转移分析方法中,一个渗透过程可以看作是由攻击者做出的一系列的行为而导致系统从某个初始状态变为最终某个被危害的状态。

231957002018-12-31
其他答案

2: 入侵检测系统(IDS)概念1980年,James P.Anderson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并将入侵行为分为外部渗透、内部渗透和不法行为三种,还提出了利用审计数据监视入侵活动的思想[1]。即其之后,1986年Dorothy E.Denning提出实时异常检测的概念[2]并建立了第一个实时入侵检测模型,命名为入侵检测专家系统(IDES),1990年,L.T.Heberlein等设计出监视网络数据流的入侵检测系统,NSM(Network Security Monitor)。自此之后,入侵检测系统才真正发展起来。Anderson将入侵尝试或威胁定义为:潜在的、有预谋的、未经授权的访问信息、操作信息、致使系统不可靠或无法使用的企图。而入侵检测的定义为[4]:发现非授权使用计算机的个体(如“黑客”)或计算机系统的合法用户滥用其访问系统的权利以及企图实施上述行为的个体。执行入侵检测任务的程序即是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也可以定义为:检测企图破坏计算机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的行为的软件。入侵检测系统执行的主要任务包括[3]: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审计系统构造和弱点;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向相关人士报警;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模式;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审计、跟踪管理操作系统,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入侵检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响应。 入侵检测的目的:(1)识别入侵者;(2)识别入侵行为;(3)检测和监视以实施的入侵行为;(4)为对抗入侵提供信息,阻止入侵的发生和事态的扩大;3: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SRI)的D.E.Denning于1986年首次提出一种入侵检测模型[2],该模型的检测方法就是建立用户正常行为的描述模型,并以此同当前用户活动的审计记录进行比较,如果有较大偏差,则表示有异常活动发生。这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检测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人们又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检测方法。结合这两种方法的优点,人们设计出很多入侵检测的模型。通用入侵检测构架(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简称CIDF)组织,试图将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标准化,CIDF阐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模型(一般称为CIDF模型)。它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四个组件:事件产生器(Event Generators)事件分析器(Event analyzers)响应单元(Response units)事件数据库(Event databases)它将需要分析的数据通称为事件,事件可以是基于网络的数据包也可以是基于主机的系统日志中的信息。事件产生器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机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其它部分提供此事件。事件分析器分析得到的事件并产生分析结果。响应单元则是对分析结果做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做出切断连接、修改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事件数据库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的地方的通称,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4: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现有的IDS的分类,大都基于信息源和分析方法。为了体现对IDS从布局、采集、分析、响应等各个层次及系统性研究方面的问题,在这里采用五类标准:控制策略、同步技术、信息源、分析方法、响应方式。按照控制策略分类控制策略描述了IDS的各元素是如何控制的,以及IDS的输入和输出是如何管理的。按照控制策略IDS可以划分为,集中式IDS、部分分布式IDS和全部分布式IDS。在集中式IDS中,一个中央节点控制系 ... 展开 统中所有的监视、检测和报告。在部分分布式IDS中,监控和探测是由本地的一个控制点控制,层次似的将报告发向一个或多个中心站。在全分布式IDS中,监控和探测是使用一种叫“代理”的方法,代理进行分析并做出响应决策。按照同步技术分类同步技术是指被监控的事件以及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在同一时间进行。按照同步技术划分,IDS划分为间隔批任务处理型IDS和实时连续性IDS。在间隔批任务处理型IDS中,信息源是以文件的形式传给分析器,一次只处理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信息,并在入侵发生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很多早期的基于主机的IDS都采用这种方案。在实时连续型IDS中,事件一发生,信息源就传给分析引擎,并且立刻得到处理和反映。实时IDS是基于网络IDS首选的方案。按照信息源分类按照信息源分类是目前最通用的划分方法,它分为基于主机的IDS、基于网络的IDS和分布式IDS。基于主机的IDS通过分析来自单个的计算机系统的系统审计踪迹和系统日志来检测攻击。基于主机的IDS是在关键的网段或交换部位通过捕获并分析网络数据包来检测攻击。分布式IDS,能够同时分析来自主机系统日志和网络数据流,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采用分布式结构。按照分析方法分类按照分析方法IDS划分为滥用检测型IDS和异常检测型IDS。滥用检测型的IDS中,首先建立一个对过去各种入侵方法和系统缺陷知识的数据库,当收集到的信息与库中的原型相符合时则报警。任何不符合特定条件的活动将会被认为合法,因此这样的系统虚警率很低。异常检测型IDS是建立在如下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即任何一种入侵行为都能由于其偏离正常或者所期望的系统和用户活动规律而被检测出来。所以它需要一个记录合法活动的数据库,由于库的有限性使得虚警率比较高。按照响应方式分类按照响应方式IDS划分为主动响应IDS和被动响应IDS。当特定的入侵被检测到时,主动IDS会采用以下三种响应:收集辅助信息;改变环境以堵住导致入侵发生的漏洞;对攻击者采取行动(这是一种不被推荐的做法,因为行为有点过激)。被动响应IDS则是将信息提供给系统用户,依靠管理员在这一信息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行动。5: IDS的评价标准目前的入侵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应用的技术也很广泛,如何来评价IDS的优缺点就显得非常重要。评价IDS的优劣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5]:(1)准确性。准确性是指IDS不会标记环境中的一个合法行为为异常或入侵。(2)性能。IDS的性能是指处理审计事件的速度。对一个实时IDS来说,必须要求性能良好。(3)完整性。完整性是指IDS能检测出所有的攻击。(4)故障容错(fault tolerance)。当被保护系统遭到攻击和毁坏时,能迅速恢复系统原有的数据和功能。(5)自身抵抗攻击能力。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拒绝服务”攻击。因为多数对目标系统的攻击都是采用首先用“拒绝服务”攻击摧毁IDS,再实施对系统的攻击。(6)及时性(Timeliness)。一个IDS必须尽快地执行和传送它的分析结果,以便在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之前能及时做出反应,阻止攻击者破坏审计数据或IDS本身。除了上述几个主要方面,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IDS运行时,额外的计算机资源的开销;(2)误警报率/漏警报率的程度;(3)适应性和扩展性;(4)灵活性;(5)管理的开销;(6)是否便于使用和配置。6: IDS的发展趋随着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成型的产品已陆续应用到实践中。入侵检测系统的典型代表是ISS(国际互联网安全系统公司)公司的RealSecure。目前较为著名的商用入侵检测产品还有:NAI公司的CyberCop Monitor、Axent公司的NetProwler、CISCO公司的Netranger、CA公司的Sessionwall-3等。国内的该类产品较少,但发展很快,已有总参北方所、中科网威、启明星辰等公司推出产品。 人们在完善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又在研究新的检测方法,如数据融合技术,主动的自主代理方法,智能技术以及免疫学原理的应用等。其主要的发展方向可概括为:(1)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一般只局限于单一的主机或网络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大规模网络的监测,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之间也不能协同工作。因此,必须发展大规模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2)宽带高速网络的实时入侵检测技术。大量高速网络的不断涌现,各种宽带接入手段层出不穷,如何实现高速网络下的实时入侵检测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3)入侵检测的数据融合技术。目前的IDS还存在着很多缺陷。首先,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对付训练有素的黑客的复杂的攻击。其次,系统的虚警率太高。最后,系统对大量的数据处理,非但无助于解决问题,还降低了处理能力。数据融合技术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好方法。(4)与网络安全技术相结合。结合防火墙,病毒防护以及电子商务技术,提供完整的网络安全保障。 收起

3325399 2018-12-28

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 入侵行为主要是指对系统资源的非授权使用,可以造成系统数据的丢失和破坏、系统拒绝服务等危害。对于入侵检测而言的网络攻击可以分为4类: ①检查单IP包(包括TCP、UDP)首部即可发觉的攻击,如winnuke、ping of death、land.c、部分OS detection、source routing等。 ②检查单IP包,但同时要检查数据段信息才能发觉的攻击,如利用CGI漏洞,缓存溢出攻击等。 ③通过检测发生频率才能发觉的攻击,如端口扫描、SYN Flood、smurf攻击等。 ④利用分片进行的攻击,如teadrop,nestea,jolt等。此类攻击利用了分片组装算法的种种漏洞。若要检查此类攻击,必须提前(在IP层接受或转发时,而不是在向上层发送时)作组装尝试。分片不仅可用来攻击,还可用来逃避未对分片进行组装尝试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 入侵检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就是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执行的主要任务包括: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审计系统构造和弱点;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向相关人士报警;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模式;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审计、跟踪管理操作系统,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入侵检测一般分为3个步骤,依次为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响应(被动响应和主动响应)。 信息收集的内容包括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入侵检测利用的信息一般来自系统日志、目录以及文件中的异常改变、程序执行中的异常行为及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4个方面。 数据分析是入侵检测的核心。它首先构建分析器,把收集到的信息经过预处理,建立一个行为分析引擎或模型,然后向模型中植入时间数据,在知识库中保存植入数据的模型。数据分析一般通过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3种手段进行。前两种方法用于实时入侵检测,而完整性分析则用于事后分析。可用5种统计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操作模型、方差、多元模型、马尔柯夫过程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分析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 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作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响应一般分为主动响应(阻止攻击或影响进而改变攻击的进程)和被动响应(报告和记录所检测出的问题)两种类型。主动响应由用户驱动或系统本身自动执行,可对入侵者采取行动(如断开连接)、修正系统环境或收集有用信息;被动响应则包括告警和通知、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陷阱和插件等。另外,还可以按策略配置响应,可分别采取立即、紧急、适时、本地的长期和全局的长期等行动。 IDS分类 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 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往往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监督系统调用)从所在的主机收集信息进行分析。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系统。 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源则是网络上的数据包。往往将一台机子的网卡设于混杂模式(promisc mode),监听所有本网段内的数据包并进行判断。一般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担负着保护整个网段的任务。 不难看出,网络型IDS的优点主要是简便:一个网段上只需安装一个或几个这样的系统,便可以监测整个网段的情况。且由于往往分出单独的计算机做这种应用,不会给运行关键业务的主机带来负载上的增加。但由于现在网络的日趋复杂和高速网络的普及,这种结构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交换式以太网。 而尽管主机型IDS的缺点显而易见:必须为不同平台开发不同的程序、增加系统负荷、所需安装数量众多等,但是内在结构却没有任何束缚,同时可以利用操作系统本身提供的功能、并结合异常分析,更准确的报告攻击行为。参考文献[7]对此做了描述,感兴趣的读者可参看。 入侵检测系统的几个部件往往位于不同的主机上。一般来说会有三台机器,分别运行事件产生器、事件分析器和响应单元。将前两者合在一起,只需两台。在安装IDS的时候,关键是选择数据采集部分所在的位置,因为它决定了“事件”的可见度。 对于主机型IDS,其数据采集部分当然位于其所监测的主机上。 对于网络型IDS,其数据采集部分则有多种可能: (1)如果网段用总线式的集线器相连,则可将其简单的接在集线器的一个端口上即可; (2)对于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问题则会变得复杂。由于交换机不采用共享媒质的办法,传统的采用一个sniffer来监听整个子网的办法不再可行。可解决的办法有: a. 交换机的核心芯片上一般有一个用于调试的端口(span port),任何其他端口的进出信息都可从此得到。如果交换机厂商把此端口开放出来,用户可将IDS系统接到此端口上。 优点:无需改变IDS体系结构。 缺点:采用此端口会降低交换机性能。 b. 把入侵检测系统放在交换机内部或防火墙内部等数据流的关键入口、出口。 优点:可得到几乎所有关键数据。 缺点:必须与其他厂商紧密合作,且会降低网络性能。 c. 采用分接器(Tap),将其接在所有要监测的线路上。 优点:在不降低网络性能的前提下收集了所需的信息。 缺点:必须购买额外的设备(Tap);若所保护的资源众多,IDS必须配备众多网络接口。 d. 可能唯一在理论上没有限制的办法就是采用主机型IDS。 通信协议 IDS系统组件之间需要通信,不同的厂商的IDS系统之间也需要通信。因此,定义统一的协议,使各部分能够根据协议所制订的标准进行沟通是很有必要的。 IETF目前有一个专门的小组Intrusion Detection Working Group (IDWG)负责定义这种通信格式,称作Intrusion Detection Exchange Format。目前只有相关的草案(internet draft),并未形成正式的RFC文档。尽管如此,草案为IDS各部分之间甚至不同IDS系统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定的指引。 IAP(Intrusion Alert Protocol)是IDWG制定的、运行于TCP之上的应用层协议,其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HTTP,但补充了许多其他功能(如可从任意端发起连接,结合了加密、身份验证等)。对于IAP的具体实现,请参看 [4],其中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说明。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设计一个入侵检测系统通信协议时应考虑的问题: (1)分析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传输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必须要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必须有一定的机制进行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和保密传输(同时防止主动和被动攻击)。 (2)通信的双方均有可能因异常情况而导致通信中断,IDS系统必须有额外措施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入侵检测技术 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功能。从技术上,入侵检测分为两类:一种基于标志(signature-based),另一种基于异常情况(anomaly-based)。 对于基于标识的检测技术来说,首先要定义违背安全策略的事件的特征,如网络数据包的某些头信息。检测主要判别这类特征是否在所收集到的数据中出现。此方法非常类似杀毒软件。 而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是先定义一组系统“正常”情况的数值,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文件校验和等(这类数据可以人为定义,也可以通过观察系统、并用统计的办法得出),然后将系统运行时的数值与所定义的“正常”情况比较,得出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这种检测方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定义所谓的“正常”情况。 两种检测技术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有非常大的差异。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的核心是维护一个知识库。对于已知得攻击,它可以详细、准确的报告出攻击类型,但是对未知攻击却效果有限,而且知识库必须不断更新。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无法准确判别出攻击的手法,但它可以(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判别更广泛甚至未发觉的攻击。 如果条件允许,两者结合的检测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和主要方法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 可以采用概率统计方法、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式匹配、行为分析等来实现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机制,以分析事件的审计记录、识别特定的模式、生成检测报告和最终的分析结果。 发现入侵检测一般采用如下两项技术: ① 异常发现技术,假定所有入侵行为都是与正常行为不同的。它的原理是,假设可以建立系统正常行为的轨迹,所有与正常轨迹不同的系统状态则视为可疑企图。异常阀值与特征的选择是其成败的关键。其局限在于,并非所有的入侵都表现为异常,而且系统的轨迹难于计算和更新。 ② 是模式发现技术,它是假定所有入侵行为和手段(及其变种)都能够表达为一种模式或特征,所有已知的入侵方法都可以用匹配的方法发现。模式发现技术的关键是如何表达入侵的模式,以正确区分真正的入侵与正常行为。模式发现的优点是误报少,局限是只能发现已知的攻击,对未知的攻击无能为力。 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 静态配置分析 静态配置分析通过检查系统的当前系统配置,诸如系统文件的内容或者系统表,来检查系统是否已经或者可能会遭到破坏。静态是指检查系统的静态特征(系统配置信息),而不是系统中的活动。 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入侵者对系统攻击时可能会留下痕迹,这可通过检查系统的状态检测出来;系统管理员以及用户在建立系统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遗漏一些系统的安全性措施;另外,系统在遭受攻击后,入侵者可能会在系统中安装一些安全性后门以方便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攻击。 所以,静态配置分析方法需要尽可能了解系统的缺陷,否则入侵者只需要简单地利用那些系统中未知的安全缺陷就可以避开检测系统。

297244088 2018-12-16

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 入侵行为主要是指对系统资源的非授权使用,可以造成系统数据的丢失和破坏、系统拒绝服务等危害。对于入侵检测而言的网络攻击可以分为4类: ①检查单IP包(包括TCP、UDP)首部即可发觉的攻击,如winnuke、ping of death、land.c、部分OS detection、source routing等。 ②检查单IP包,但同时要检查数据段信息才能发觉的攻击,如利用CGI漏洞,缓存溢出攻击等。 ③通过检测发生频率才能发觉的攻击,如端口扫描、SYN Flood、smurf攻击等。 ④利用分片进行的攻击,如teadrop,nestea,jolt等。此类攻击利用了分片组装算法的种种漏洞。若要检查此类攻击,必须提前(在IP层接受或转发时,而不是在向上层发送时)作组装尝试。分片不仅可用来攻击,还可用来逃避未对分片进行组装尝试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 入侵检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就是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执行的主要任务包括: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审计系统构造和弱点;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向相关人士报警;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模式;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审计、跟踪管理操作系统,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入侵检测一般分为3个步骤,依次为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响应(被动响应和主动响应)。 信息收集的内容包括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入侵检测利用的信息一般来自系统日志、目录以及文件中的异常改变、程序执行中的异常行为及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4个方面。 数据分析是入侵检测的核心。它首先构建分析器,把收集到的信息经过预处理,建立一个行为分析引擎或模型,然后向模型中植入时间数据,在知识库中保存植入数据的模型。数据分析一般通过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3种手段进行。前两种方法用于实时入侵检测,而完整性分析则用于事后分析。可用5种统计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操作模型、方差、多元模型、马尔柯夫过程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分析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 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作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响应一般分为主动响应(阻止攻击或影响进而改变攻击的进程)和被动响应(报告和记录所检测出的问题)两种类型。主动响应由用户驱动或系统本身自动执行,可对入侵者采取行动(如断开连接)、修正系统环境或收集有用信息;被动响应则包括告警和通知、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陷阱和插件等。另外,还可以按策略配置响应,可分别采取立即、紧急、适时、本地的长期和全局的长期等行动。 IDS分类 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 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往往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监督系统调用)从所在的主机收集信息进行分析。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系统。 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源则是网络上的数据包。往往将一台机子的网卡设于混杂模式(promisc mode),监听所有本网段内的数据包并进行判断。一般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担负着保护整个网段的任务。 不难看出,网络型IDS的优点主要是简便:一个网段上只需安装一个或几个这样的系统,便可以监测整个网段的情况。且由于往往分出单独的计算机做这种应用,不会给运行关键业务的主机带来负载上的增加。但由于现在网络的日趋复杂和高速网络的普及,这种结构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交换式以太网。 而尽管主机型IDS的缺点显而易见:必须为不同平台开发不同的程序、增加系统负荷、所需安装数量众多等,但是内在结构却没有任何束缚,同时可以利用操作系统本身提供的功能、并结合异常分析,更准确的报告攻击行为。参考文献[7]对此做了描述,感兴趣的读者可参看。 入侵检测系统的几个部件往往位于不同的主机上。一般来说会有三台机器,分别运行事件产生器、事件分析器和响应单元。将前两者合在一起,只需两台。在安装IDS的时候,关键是选择数据采集部分所在的位置,因为它决定了“事件”的可见度。 对于主机型IDS,其数据采集部分当然位于其所监测的主机上。 对于网络型IDS,其数据采集部分则有多种可能: (1)如果网段用总线式的集线器相连,则可将其简单的接在集线器的一个端口上即可; (2)对于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问题则会变得复杂。由于交换机不采用共享媒质的办法,传统的采用一个sniffer来监听整个子网的办法不再可行。可解决的办法有: a. 交换机的核心芯片上一般有一个用于调试的端口(span port),任何其他端口的进出信息都可从此得到。如果交换机厂商把此端口开放出来,用户可将IDS系统接到此端口上。 优点:无需改变IDS体系结构。 缺点:采用此端口会降低交换机性能。 b. 把入侵检测系统放在交换机内部或防火墙内部等数据流的关键入口、出口。 优点:可得到几乎所有关键数据。 缺点:必须与其他厂商紧密合作,且会降低网络性能。 c. 采用分接器(Tap),将其接在所有要监测的线路上。 优点:在不降低网络性能的前提下收集了所需的信息。 缺点:必须购买额外的设备(Tap);若所保护的资源众多,IDS必须配备众多网络接口。 d. 可能唯一在理论上没有限制的办法就是采用主机型IDS。 通信协议 IDS系统组件之间需要通信,不同的厂商的IDS系统之间也需要通信。因此,定义统一的协议,使各部分能够根据协议所制订的标准进行沟通是很有必要的。 IETF目前有一个专门的小组Intrusion Detection Working Group (IDWG)负责定义这种通信格式,称作Intrusion Detection Exchange Format。目前只有相关的草案(internet draft),并未形成正式的RFC文档。尽管如此,草案为IDS各部分之间甚至不同IDS系统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定的指引。 IAP(Intrusion Alert Protocol)是IDWG制定的、运行于TCP之上的应用层协议,其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HTTP,但补充了许多其他功能(如可从任意端发起连接,结合了加密、身份验证等)。对于IAP的具体实现,请参看 [4],其中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说明。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设计一个入侵检测系统通信协议时应考虑的问题: (1)分析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传输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必须要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必须有一定的机制进行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和保密传输(同时防止主动和被动攻击)。 (2)通信的双方均有可能因异常情况而导致通信中断,IDS系统必须有额外措施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入侵检测技术 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功能。从技术上,入侵检测分为两类:一种基于标志(signature-based),另一种基于异常情况(anomaly-based)。 对于基于标识的检测技术来说,首先要定义违背安全策略的事件的特征,如网络数据包的某些头信息。检测主要判别这类特征是否在所收集到的数据中出现。此方法非常类似杀毒软件。 而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是先定义一组系统“正常”情况的数值,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文件校验和等(这类数据可以人为定义,也可以通过观察系统、并用统计的办法得出),然后将系统运行时的数值与所定义的“正常”情况比较,得出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这种检测方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定义所谓的“正常”情况。 两种检测技术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有非常大的差异。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的核心是维护一个知识库。对于已知得攻击,它可以详细、准确的报告出攻击类型,但是对未知攻击却效果有限,而且知识库必须不断更新。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无法准确判别出攻击的手法,但它可以(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判别更广泛甚至未发觉的攻击。 如果条件允许,两者结合的检测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和主要方法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 可以采用概率统计方法、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式匹配、行为分析等来实现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机制,以分析事件的审计记录、识别特定的模式、生成检测报告和最终的分析结果。 发现入侵检测一般采用如下两项技术: ① 异常发现技术,假定所有入侵行为都是与正常行为不同的。它的原理是,假设可以建立系统正常行为的轨迹,所有与正常轨迹不同的系统状态则视为可疑企图。异常阀值与特征的选择是其成败的关键。其局限在于,并非所有的入侵都表现为异常,而且系统的轨迹难于计算和更新。 ② 是模式发现技术,它是假定所有入侵行为和手段(及其变种)都能够表达为一种模式或特征,所有已知的入侵方法都可以用匹配的方法发现。模式发现技术的关键是如何表达入侵的模式,以正确区分真正的入侵与正常行为。模式发现的优点是误报少,局限是只能发现已知的攻击,对未知的攻击无能为力。 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 静态配置分析 静态配置分析通过检查系统的当前系统配置,诸如系统文件的内容或者系统表,来检查系统是否已经或者可能会遭到破坏。静态是指检查系统的静态特征(系统配置信息),而不是系统中的活动。 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入侵者对系统攻击时可能会留下痕迹,这可通过检查系统的状态检测出来;系统管理员以及用户在建立系统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遗漏一些系统的安全性措施;另外,系统在遭受攻击后,入侵者可能会在系统中安装一些安全性后门以方便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攻击。 所以,静态配置分析方法需要尽可能了解系统的缺陷,否则入侵者只需要简单地利用那些系统中未知的安全缺陷就可以避开检测系统。

253994542 2018-12-14
看了又看
日产IDS经销商
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