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你认为噪音的主要来源有哪些?以及噪音的危害是什么?并提出一些建议。谢谢大家了!

提问者: 张海军10004 2013-03-28 00:00

最佳答案

噪音的主要来源。 1.交通噪音: 交通噪声主要指的是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这些噪声的噪声源是流动的, 干扰范围大.在这类噪声中, 飞机噪声最强, 影响也比较严重.汽车是城市交通中较大的噪声源, 机动车的发动机运转、部件摩擦、车身震动、刹车、排气、鸣喇叭等, 都会产生噪声.一般公共汽车的噪声约为80 分贝.车速提高一倍噪声增长6~ 10 分贝.最严重的是鸣喇叭, 电车喇叭大约90~95 分贝, 汽车喇叭大约有 105~110 分贝. 2.工业噪音: 主要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设备, 如: 电气设备的噪声来自变压器和电动机;加热通风设备的噪声来自喷出口、旋涡、风扇及其他运动部件.一般电子工业和轻工业的噪声在90 分贝以下, 纺织厂噪声在90~110 分贝之间;机械工业噪声在80~100 分贝;凿岩机、大型球磨机达120 分贝;风铲、风铆、大型鼓风机在120 分贝以上. 3.建筑施工噪音: 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 要进行挖掘、打夯、搅拌, 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 从而产生大量噪声.建筑施工噪声, 对发展中城市的影响极大.虽然每项施工都具有暂时性, 但城建施工的总和加起来很大,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工期在两年以上.建筑施工机械噪声最严重的是打桩机, 距声源10 米时, 平均105 分贝;距声源 30 米时, 平均91 分贝. 4.生活噪音: 主要指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 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 这类噪声一般在80分贝以下.如洗衣机、缝纫机噪声为50~80 分贝, 电风扇的噪声为30~65分贝, 空调机、电视机为70分贝。 背景资料: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在0~25分贝(dB)之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耳聋分级标准: 26~40分贝;轻度聋 41~55分贝:中度聋 56~70分贝:中重度聋 71~90分贝:重度聋 噪音给人带来的危害。 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损害听力。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声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从心理声学的角度来说,噪音又称噪声,一般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听觉刺激。它是一种由为数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简言之,噪音是非周期性的声音振动。它的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从社会和心理意义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并使人产生不舒适感觉的声音,都叫噪音。如流水声、敲打声、沙沙声,机器轰鸣声等,都是噪音。它的测量单位是分贝。零分贝是可听见音的最低强度。 噪声有高强度和低强度之分。低强度的噪声在一般情况下对人的身心健康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强度的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如织布机、车床、空气压缩机、风镐、鼓风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这些高强度的噪声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高强度的噪声,不仅损害人的听觉,而且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人长期在 95 分贝的噪声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大约有 29% 的会丧失听力;即使噪声只有 85 分贝人,也有 10% 的人会发生耳聋; 120~130 分贝的噪声,能使人感到耳内疼痛;更强的噪音会使听觉器官受到损害。在神经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头痛、头晕、倦怠、失眠、情绪不安、记忆力减退等症候群,脑电图慢波增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脉搏和心率改变,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外周血流变化等;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基础代谢率升高,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等;在消化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消化机能减退,胃功能紊乱,胃酸减少,食欲不振等。总之,强噪音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有人曾对在噪音达 95 分贝的环境中工作的 202 人进行过调查,头晕的上中 39% ,失眠的占 32% ,头痛的占 27% ,胃痛的占 27% ,心慌的占 27% ,记忆力衰退的占 27% ,心烦的占 22% ,食欲不佳的占 18% ,高血压的占 12% 。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而高分贝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到影响。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赖氮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防止噪音的方法。 为了防止噪音,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音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1)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音的允许值在 75~90 分贝。 (2)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音的允许值在 45~60 分贝。 (3)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 35~50 分贝。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噪音控制的内容包括: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当然,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强度要低;库房或少有人去车间或空旷地方,噪音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总之,对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性质与不同持续时间的噪音,应有一定的区别。

回答者:nnyy0202016-03-28 00:00

相关问题

  • 功放,不要日本货,望推荐,中档OK!

    抵制日货清单 【1、家用电器及办工器材等】 索尼_SONY 佳能_CANON 胜利JVC TDK 松下_Panasonic 卡西欧_CASIO 建伍_KENWOOD 爱华_aiwa 精工_

    提问者: hxwytb 2014-02-06

  • 80分贝的声音听起来比100分贝更响,可能吗?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分贝』就是声音强度的单位,一般讲话的声音约为50分贝左右,而汽车喇叭约为90~115分贝。音波的最大压力界限是130分贝,超过130分贝就叫超音波了。 ★每增加10分贝等於强度增加10倍,增加20

    提问者: miaomiao.zz0 2013-03-09

  • 汽车养护有哪些禁忌?

    汽车养护的禁忌有:"1.改大排气——降低了排气回压,低扭会下降,发动机排气门将会因为超高温度容易烧毁。 2.装蘑菇头——降低了入气惯性,低扭会下降,油耗升高,低速无力。 3.加平衡杆、横拉杆——局部震动更剧烈,会永

    提问者: yy31295 2015-06-04

  • 请问给刚刚买车的上司送点什么作为礼物呢,要有新意呀

    如果你很有钱,男上司给他一辆蓝波吉尼。 女上司,给她一辆宝马迷你。 如果中度有钱吗?给女的买个专业级的车载导航系统。 给男上司买一套发烧级的音响系统。 如果,资金比较紧吗?给男上司买防眩目眼镜。 给女上司,买个

    提问者: cdtsg90 2013-04-13

  • 听说在中国能拿到汽车改装证书的人很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到来,汽车改装也已经成为了各爱车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面对这个纷繁绚丽的改装世界,崇尚个性的你准备好了吗?   一提起汽车改装,众人的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那些外表夸张,在大街上吸引众多眼球

    提问者:xnbf38142013-06-05

  • 在乡下路上(一条路应该没分机动车道)我爸汽车与三轮电瓶车(无证)相撞 造成对方人中度受伤 在一个

    应该都有责任。虽然是乡下小路,但报警后交警会按交通事故处理。交警根据现场的勘查结果,综合认定事故的责任。交通安全法(2011)第五十九条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以及超车或者遇有紧急情况时,应当减速慢行

    提问者: john40095 2015-10-20

车友关注

最新标签

按字母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