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手机看车
应用工具
选车
图片 对比 点评 车型 排行
购车
报价 行情 经销商 二手车 计算器
资讯
新闻 新车 导购 专题 评测 养车
视频
原创 车展 试驾
首页>汽车大全>奥迪>奥迪问答 >奥迪RS 7问答 >

奥迪RS 7掀背车汽车怎么样

奥迪 Audi Sport-奥迪RS 7
奥迪RS 7掀背车汽车怎么样
11491026952022-09-08提问|2个回答|口碑
最佳答案

一、A、S、RS系列(轿车) A系列是奥迪最主要的车型,A3、A4、A6、A8是目前最畅销的奥迪车型,分别是A、B、C、D级轿车,竞争对手分别是宝马1、3、5、7系和奔驰B、C、E、S级。A5则是基于A4的Coupe版,A7则是基于A6的四门Coupe。 S系列是基于A系列的较高性能车型,与S-line不一样,底盘作小的运动化改动,全系标配Quattro四驱系统,一般在A系上市后几个月发布。竞争车型为宝马的135i,335i,550i等普通版顶级排量车型。 RS系列是基于A系列的顶级性能车型,底盘作较大的运动化改动,全系标配Quattro四驱系统,一般在A系上市后2年发布。竞争车型为宝马M3、M5等。 Allroad是结合了全时四驱旅行车与越野车优点的一部多功能车,目前只有基于奥迪A4和A6版的allroad车型。 奥迪A0QS 奥迪A0 QS:(见右图)A0 QS概念车名称中的A0是说明它不是效仿奥迪的其他车型的概念车,以‘0’这个数字为开头。Q代表它的quattro四驱系统,S代表它的悬挂系统。 A1:1.2TFSI,1.4TFSI;1.6TDI(快上市) 奥迪版的mini。 A1全部配备六速手动变速器,并且为自动挡车型提供7速S-tronic双离合器变速器。此外A1未来还将推出高性能版车型,高性能版车型还将采用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 A2: 新A2预计2014年推出 A3:Golf的奥迪版(已引进) 新一代A3将针对中国和北美市场开发三厢车型,更新一代奥迪A3将国产。 奥迪A3 车身尺寸方面,奥迪A3Sportback的长宽高分别为4292mm、1765mm、1423mm,轴距2578mm。 新的S tronic一款个全新的变速器。这款变速器是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并将在德国Kassell的大众工厂投产。冷却性在新款S tronic上得到显著改善,由于采用了真空助力器,它将有效的提供双倍的油量供给润滑双离合器。这将有助于变速器匹配高速旋转工作引擎的扭矩输出-奥迪官方数据显示最高达406 pound-feet (550 Nm)。而老款S tronic变速箱最高扭矩输出为258 lb-ft (350 Nm)。 A4L:1.8TFSI,2.0TFSI(132kw 155kw),3.2FSI(已国产);柴油款未引进 2008年上市。第八代奥迪A4又称A4 B8基于奥迪全新的纵置发动机平台(MLP)。国外提供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箱的选装。 A4 Avant:2.0T(未引进) A4 allroad quattro:2.0TFSI(未引进) 比奥迪A4 avant的底盘高,集Sedan的操控性,avant的大空间,SUV的越野能力于一身。 S4 Sedan,avant:3.0TFSI(暂时未进口) 2009年上市。新一代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 竞争车型为宝马335i 四门版。 RS4:4.2 FSI (上一代车型,未引进) 新一代可能搭载4.0TFSI或更大马力的4.2FSI发动机 竞争车型为宝马M3四门版。 A5 Coupe:2.0TFSI,3.2FSI(进口) 2007年上市。 竞争车型为宝马3系Coupe。 Sportback:2.0TFSI,3.2FSI(进口) 2009年上市。四门Coupe掀背车,将实用性和Coupe的外观很好的结合起来。使用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箱。由于标准轴距版奥迪A4不进口,喜欢原汁原味标准轴距版车型的消费者可以期待这款车型。 2010年5月23日,Sportback版全国上市,三款车型,官方指导价格区间49.39-71.80万元。[1] Cabriolet:2.0FSI,3.2FSI (进口) 发动机、变速箱配置同Sportback。2011款Audi A8(17张) S5 Coupe:4.2FSI(进口) 2008年上市。由于研发的时候新一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使用了运动差速器,可以在后轮之间无极分配扭矩)没有上市,而替代4.2FSI的3.0TFSI机械增压发动机也没有上市,所以在中国的消费税环境下,4.2的车型价格高,而性能并不够强大,成为了鸡肋。 Sportback: 3.0TFSI(进口) 2009年上市。发动机333马力/245kw、440NM,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箱,新一代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带在后轮间无极分配扭矩的运动后差速器。均和奥迪S4相同。 Cabriolet:3.0TFSI (进口) 2009年上市。 发动机、变速箱四驱系统配置同Sportback。 RS5:4.2FSI发动机,450PS,430Nm。 A6L:2.0TFSI,2.4,2.8FSI,3.0TFSI;2.7TDI(已国产)2005年上市,2008年小改款。 A6 avant :(未引进) 奥迪R8 V12 A6 allroad quattro:(未引进) 以A6 avant为基础开发,底盘更高,集Sedan的操控性,avant的大空间,SUV的越野能力于一身。其越野能力不逊于宝马X5。 S6:5.2FSI(未引进) 所采用5.2 V10发动机为兰博基尼的那款,但是调教低一些。竞争车型为宝马550i。 RS6:5.0TFSI(未引进) 这是目前奥迪品牌中发动机动力最为强劲的一款。5.0 V10双涡轮增压,580马力/6250--6700rpm,650NM/1500--6250rpm,0-100km/h加速时间4.6秒竞争车型为宝马M5。 A7(已发布,未引进) 四门coupe,竞争车型为奔驰CLS,预计将会搭载2.8FSI,3.0TFSI等发动机 S7:同步开发中。 预计搭载正在研发的4.0TFSI发动机 RS7:同步开发中。 预计搭载5.0TFSI发动机 A8L(上一代):2.8FSI,3.0,4.2FSI,6.0W12(进口);其它柴油款未引进。新一代即将引进。 2002年上市,2005年小改款,2009年再小改款。 A8(新款) 新一代奥迪A8标准轴距版及长轴距版均已发布,将在下半年引进国内,在综合实力和销量上是否能够接近甚至超过奔驰S和宝马7系,期待中…… 新奥迪A8L配备了顶级W12发动机。不仅排量增加0.3升至6.3升[2]。全新的W12发动机输出最大功率达368千瓦(500马力。新奥迪A8L W12 quattro仅需4.9秒即可完成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平均油耗仅12.0升/百公里。 S8:5.2FSI(进口) 二、Q系列(越野车SUV) Q1:也可以称之为A1 Allroad,奥迪A1 Allroad被认为是全地形版的MINI。 Q3:小型SUV,计划2011年生产。详见‘奥迪Q3’ Q5:2.0TFSI(国产),3.2FSI(进口) 2009年上市。Q5与A4同平台,所以这是一款在公路和越野之间找到很好平衡的城市SUV,而不是纯正的越野车。 奥迪Q5 Q7:Q7 3.6FSI,4.2FSI;3.0TDI(进口) 2005年上市。与保时捷卡宴和大众途锐同平台。卡宴注重公路性能,途锐偏向于越野,而Q7则是在2者之间找平衡,尺寸更大,兼顾越野和公路的豪华SUV。 三、Coupe/Roadster/Cabriolet(轿跑) TT Coupe:2.0TFSI(已进口) Roadster:2.0TFSI(已进口) TTS Coupe:2.0TFSI(已进口) 奥迪TT TTRS Roadster: 2.0TFSI(已进口) Coupe:2.5TFSI L5(未引进) 2006年上市。基于大众PQ35平台。 四、R系列(超级跑车) R8:4.2FSI,5.2FSI(已进口) 奥迪R8 V12 2007年上市,5.2 V10版2009年上市。中置四驱,与兰博基尼Gallardo同平台,定位略低于Gallardo。外形拉风,驾驶简单,奥迪对它的定位是可以开着上班的超跑。当然要讲性能,5.2 V10可能更合适。R8对于奥迪最大的意义不是开发了一款车,而是对奥迪品牌形象的丰富和提升。 R8 GT:5.2FSI(未引进) 奥迪R8GT的5.2L V10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从525马力提升至了560马力,同时整车重量减轻近100kg。在使用R-Tronic半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R8 GT不提供手动挡车型),新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6秒,比普通版的R8 V10提升了0.3秒,极速更是可以达到320km/h。外观部分,前唇、侧部进气口附近以及尾部的扩散器均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巨大的碳纤维尾翼是新车的亮点。刹车系统标配碳陶刹车盘,前后直径分别达到380mm和356mm R4:开发中 与保时捷合作开发,与下一代Cayman同平台,中置发动机,定位高于TT。 R10:开发中 奥迪的顶级超跑,预计与下一代兰博基尼Murcielago蝙蝠同平台

25645162022-10-04
其他答案

还想说客观的但你都说要中国人的心目分析所以只有违心啦。先说客观这三大豪门在国际上并驾齐驱近百年,可谓三足鼎立。但奔驰要略强于后两者,不仅在规模上技术上也是。奔驰走的是海纳百川路线,主打舒适但运动也不赖(当然奔s运动性无法与audi a8那个变态比)一句话,能把舒适与稳重的,体面的运动融合一块,只会是奔驰,所以最正常的选择是奔驰。技术全面用的舒心 宝马与奥迪紧追不舍,他们都走的是运动路线但风格不尽相同,宝马给人人与机械完美统合的驾驶快感,人车合一贴地飞行;奥迪使用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装备吸引买家,尤其是奥迪跟上大众以后那研发实力绝不是一般的高啊,r8就是例证。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奥迪成了中国官方指定车以后显得俗套,但那只是a6啊,还有q7,a8,s8,r8,rs,tt系列,哪一个在欧洲不是运动健将。相信随着观念的提升国人会对奥迪改变陈旧看法,不是人家落后是咱们观念滞后! 对不起扯远了,我想说如果说是给公家买车的话还要注重什么体面呀影响但若是自己买,则是喜欢那个买那个,毕竟这种档次啦离老百姓远啦。 再给你补充,他们的竞争也发展到超豪华领域,奔驰有迈巴赫,宝马有劳斯莱斯(有大众转给他的),奥迪有宾利(准确的说是奥迪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保时捷皆属于大众集团!)由此可见他们基本不存在高低贵贱,很早就有人说德国的一a2b(即指audi benz bmw)才能把车造真造细,事实就是如此,他们是技术的源泉,那些动辄上千万的超豪华车的技术也他们提供! 下个结论奔驰给人稳重但这几年也有所年轻化以吸引更多买家(走的是王道)想挤兑后两者,也确实有这个实力。谁说奔驰不可以有朝气?!看看amg不比宝马的m和奥迪的s强?;宝马中规中矩向前发展(略注重环保) 现代社会很多人认为拥有了宝马轿车,就相当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BMW也有其他的意义,BMW(宝马车)=business商业+money金钱+women女人,即有了Business 就有了Money、有了Money、就有了Women。(真是应对了宝马车当年的广告词,“所有男人的梦想”) ,但在中国由于保守的业务作风,迟来的产能规划,使宝马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境地,7系越来越丑x6褒贬不一。而奥迪奋起直追,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其运动的精神穿遍世界,让人们更了解这个百年名厂。此乃客观。那是以后的趋势,至于国人怎么想,由他去,国人只会落后 今年上半年奥迪销量增长幅度超过奔驰和宝马,全年超过100万辆将不是问题,奥迪与第二名的奔驰只差1750辆,去年同期相差17496辆。不仅如此,奥迪在2009年欧洲销量第一之后,今年上半年继续巩固欧洲第一的位置。 今年 奥迪在全球扮演追赶者的角色,而在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面对宝马、奔驰强势增长,上半年奥迪的中国市场占有率已经下降到30%,而宝马和奔驰已经上升到23%和19%。奥迪聊以欣慰的是,奥迪与第二名在销量上的差距同比仍然在扩大。 但是在各细分市场,奔驰、奥迪和宝马已经形成面对面直接竞争,特别是奔驰E级国产、宝马新5系上市后形势将更复杂。之前奔驰靠S级占据豪华车高端,奥迪靠A6占据中端,宝马靠3系完全占据私人豪华车市场。在豪华车的竞争中,奥迪一度傲视群雄,但现在是与奔驰、宝马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尤其是奔驰走品牌年轻化后,与宝马品牌形象之间不再像以往那样过于清晰了。 宝马不会放弃奥迪仍将努力奔驰还是霸主 技术含量奥迪最高,可以在每届国际车展上了解到(尤其是法兰克福车展),比如奥迪的RSQ,即在《机械公敌》中亮相的主角坐骑,设计理念非常超前,万向球代替车轮,灵活机动性上的革新是划时代的,早年的AVUS,即第一款W12概念车,都是当届展会的明星车。奥迪的ASF全铝框架车身和Quattro全机械四驱系统是德国三驾马车里性能最好的。R8被美国评为年度世界上操控十佳之首,Lamborghini也是98年后得益于奥迪的技术真正得以重生的(在操控性和环保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真正与法拉利站到同一起跑线上,不仅仅是以前的“直线加速器”奥迪为大众的高端品牌之一,其TFSI发动机(2.0TFSI被评为全球07,08,09年十佳发动机之首)和DSG双离合(最早应用于威龙的试验车)都是业界的标杆产品。近日大众又开始收购保时捷,如果再把保时捷的可变几何涡轮增压技术共享,那就如虎添翼了。奥迪相对于2B(benz,bmw)来说是个更有活力和内涵。 奔驰作为作为汽车鼻祖,这个老牌豪车为国民所熟知,奔驰注重车内的氛围,在安全性上的技术含量很高,再者戴姆勒奔驰产品覆盖海陆空三栖,技术后盾不可小视,它的F系列概念车很好的诠释了自身的技术与理念上的进步。奔驰的汽车产品线也是三家中最齐全的,但与国内合作上显得效率最低。 宝马由飞机发动机公司衍生而来,按说先天资质不错,但他除了M系列以外,现今市场上始终缺乏拳头产品(即与R8,SLR相抗衡的超跑),以前生产过8系,但也因市场反应不佳而过早夭折。不过它的定位是:“相声演员里歌唱得最好,歌手里相声讲的最逗”,披着羊皮的狼,外表很轿车化,性格却很运动,正好符合了大多数刚富起来的消费群心理(房车跑车各一辆,手头就有点紧),所以也找到了自己的市场位置--中产阶级。 谈到做工,宝马是德系车里最糙的(奥迪>奔驰>宝马),有空你到4S店亲身一下,内饰塑料件手感极差(见不到软化塑胶),很硬手感很低档!与自身价位完全不符,甚至不如大众。 宝马是个后驱的偏执狂,它在德系轿车里的四驱系统最烂(即型号数字末尾带xi的车型,在奥迪Quattro的打压下根本卖不动) 直列六缸发动机除了能降低自重。缩小体积外,没什么前途跟马自达转子发动机一样,走偏了,因为安装直6引擎的车型都属于小排量又卖不上大价钱,利润很低。引以为傲的Valvetronic号称能实现气门的无极调节,但殊不知跟气门技术专家的日系车相比,结构显得复杂而笨拙。 最可笑的是以运动专家自居的它,竟然对R8和SLR束手无策,只能勉强在房车系列前加个M来凑数,这不是叶公好龙又叫什么?。继续延续着自己跳梁小丑的角色定位,不停地生产出号称业界一辆又一辆不伦不类的杂种车(crossover,如X5,X6,5系的掀背车等)来聊以自慰。注定它永远不能在某一领域做到独孤求败。 iDriver以及电子档把,说白了就是核心技术不入流,搞得一些旁门左道的小把戏,市场反应iDriver好吗?弄巧成拙!BMW毕竟不是电子厂商,是造车的。 给我分分分分分!!!!!

3164807 2022-09-15
看了又看
奥迪RS 7经销商
全国